乙氧苯柳胺软膏(艾迪特)治疗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0年第4期第29卷皮肤病治疗作者:王继文刘华昌单位:济南军区总医院皮肤科,山东济南250031关键词:艾迪特;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摘要:应用艾迪特软膏治疗50例局限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患者,慢性湿疹患者治疗4周后,皮损程度、皮损面积和自觉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总有效率为73.9%。神经性皮炎患者治疗2周后,3项指标亦明显改善(P<0.01),总有效率为66.6%。中图分类号:R751.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4963(2000)04Observationoftheefficiencyofetofesalamideointment(Aidite)totreatchroniceczemaandneurodermatitis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1.1.1入选标准:(1)符合局限性慢性湿疹、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诊断标准,皮疹不超过3处,年龄14~70岁,男女不限;(2)近2周内无系统使用皮质类固醇和抗组胺药物史,1周内无外用此类药物史;(3)征得患者同意,并签署口头知情同意书。1.1.2排除标准:(1)有全身或接触性药物过敏史者;(2)皮损局部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者;(3)有严重内分泌、心血管、血液、肝肾等系统疾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1.2入选病例一般资料:共入选50例患者,其中慢性湿疹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14~70岁,平均40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3.4年;神经性皮炎27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14~68岁,平均36.4岁,病程4个月~20年,平均3.7年。1.3治疗方法:将5%乙氧苯柳胺软膏薄层均匀涂于皮损局部,每日3次,每日用温水轻洗1次。慢性湿疹疗程为4周,神经性皮炎疗程为2周。1.4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分别按皮损程度、皮损面积和自觉症状给患者评分。(1)皮损程度:包括浸润、肥厚、苔藓化等,0=无皮损或遗留色素沉着;1=轻度,有鳞屑、浸润、轻度肥厚,无苔藓化;2=中度,浸润、肥厚、有苔藓化,但不明显;3=重度,浸润、明显肥厚及苔藓化。(2)皮损面积:为各处皮损相加后的总面积。(3)自觉症状:包括痒、痛等,0=无症状;1=轻度,患者可以忍受,不影响睡眠或日常活动;2=中度,患者有时不能忍受,为间歇性,时而影响睡眠或日常活动,但不严重;3=重度,患者难以忍受,经常影响生活及睡眠。1.5疗效判断标准:按各指标改善百分率[(治疗前值-治疗后值)/治疗前值×100%]对疗效进行评估。痊愈:症状和体征改善100%(皮损消退,症状消失);显效:症状和体征改善60%以上(含60%);有效:症状和体征改善20%以上(含20%);无效:症状和体征改善20%以下。2结果2.1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评分结果及疗效分析见表1、2、3。两种疾病经5%乙氧苯柳胺软膏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慢性湿疹患者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73.9%;神经性皮炎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为66.6%。表1艾迪特软膏对神经性皮炎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治疗前治疗后前后差值P值改善百分率(%)皮损程度2.5±0.71.3±0.91.6±0.8<0.0166.4±33.9皮损面积37.7±16.725.4±17.922.3±18.6<0.0157.7±39.5自觉症状2.5±0.61.1±0.91.9±0.8<0.0174.1±30.4表2艾迪特软膏对慢性湿疹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治疗前治疗后前后差值P值改善百分率(%)皮损程度2.4±0.70.6±0.91.8±1.0<0.0166.5±30.2皮损面积83.8±77.726.0±48.757.7±58.2<0.0172.8±34.2自觉症状2.2±0.80.4±0.71.8±0.9<0.0182.6±29.5表3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分析[例(%)]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慢性湿疹2310(43.5)7(30.4)4(17.4)2(8.7)73.9神经性皮炎2710(37.0)8(29.6)7(25.9)2(7.5)66.62.2副作用:2例患者涂药后局部产生痒、红、灼热等,症状轻微并随继续治疗而消失。3讨论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的慢性顽固性疾病。目前对此类疾病的治疗多采用皮质类固醇制剂外涂,较长时间使用不仅会产生药物依赖性,而且产生皮肤萎缩、多毛、感染等局部副作用。乙氧苯柳胺软膏是由沈阳药科大学为主研制、山东新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国家I级非皮质类固醇类抗炎抗过敏新药,能抑制多种变态反应(Ⅰ、Ⅱ、Ⅳ型),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拮抗炎性介质(组胺、PGE1、5-TH等)引起的局部反应,因而具有较强的抗炎、抗过敏、止痒作用。我们的观察结果表明,乙氧苯柳胺软膏对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副作用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收稿日期:1999-01-26(责任编辑:zxwq)